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三方“罗圈”案 四方地里办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葛峥 本报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4-17 09:15

  20多年前,三家人自行换地,换出了20多年后解不开的“罗圈债”。这“死结”该怎么解?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田间,联合基层法院、司法所和村委会,量土地、钻树林,通过耐心调解将“死结”变成了“活扣”。

丈量的不仅是土地边界,更是司法为民的初心。

  三兄弟换地埋隐患

  二十载流转生“罗圈债”

  孙丹(化名)怎么也没想到,20多年前父亲孙甲(化名)进行的一次土地置换,竟然会让如今手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自己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

  2003年,昌图县十八家子镇新华村孙氏家族上演了一场复杂的土地置换——孙甲以自家7.41亩承包田换取孙乙的8亩承包田;孙乙(化名)为集中连片种植树木,又将换得的7.41亩地连同自家部分承包田共计18亩,与孙丙(化名)的14.8亩承包田进行置换。彼时,三兄弟的协议凭口头约定和见证人签字,但未向登记机构备案。

  2018年,孙甲去世后,其女孙丹依法继承父亲名下的7.41亩承包田,并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024年初,孙乙因个人原因与孙丹解除互换合同。孙丹欲取回7.41亩承包田耕种权,但这片田地早已流转至孙丙手中,孙丙以“与孙乙签有协议”为由拒绝归还土地。同时,孙乙将置换来的承包田种植了成片的杨树,若三方都取消土地置换,孙丙原来的土地就会因种满杨树而无法耕作。

  无奈之下,孙丹于2024年3月将孙丙诉至昌图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孙乙与孙丙的土地互换协议未经登记,不能对抗孙丹依法取得的承包经营权,判令孙丙返还土地。

  “我才是受害者,孙乙的地种了树还不认账,法院判我还地,我的损失找谁补?”拿着判决书的孙丙不服,再次上诉,这桩牵扯兄弟三家人、涉及20余年土地流转的“罗圈债”,最终摆在了铁岭中院法官的案头。

  巡回审判进农家

  四路专班破“死结”

  为了化解“罗圈债”,4月9日一大早,铁岭中院民二庭庭长田宇带队,将巡回审判车驶入新华村。

  一路上,田宇眉头紧锁——孙乙患脑血栓后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孙丙坚持“要地不要钱”;而孙丹的7.41亩地若不能及时收回,将再度错过春耕。更棘手的是,孙乙名下唯一资产是难以变现的林木,而砍伐证办理周期长达数月。“再难也要试一试。所以我们把法庭搬到田间,联合县法院、司法所、村委会现场解纷。”

  9时30分,村委会会议室内,田宇和昌图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郑海宏、亮中桥法庭法官组成审判团队,昌图县司法局十八家子司法所所长陈思宇带着调解员于小东到场,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史俊岐搬出了当年的土地承包台账,四路专班组成了联动调解团队。

  调解,从倾听三方诉求开始。

  孙丙率先发难:“孙乙的地都种了树,他现在行动不便,拿什么赔我?”孙丹哽咽回应:“去年我颗粒无收,今年再种不上地,全家靠什么活?”病中的孙乙支吾着拿不出主意,孙乙的女儿通过电话表了态:“我爸确实理亏,但家里就剩这些树……”

  听着听着,调解团队有了想法。

  作为主审法官,铁岭中院民二庭法官刘爽抓住矛盾核心:“孙丹的地必须归还,但孙丙的损失也要补偿。孙乙的树虽不能立即砍伐,能否折价抵偿给孙丙?”

  “这些杨树胸径平均有20厘米左右,按当前市场价估算每棵70元左右。”陈思宇曾任镇林业站站长,他建议,去年孙丹的损失也由树折价来抵偿。

  史俊岐提议:“孙乙房前还有2.3亩自留地,可以划给孙丙作临时补偿。”

  审判团队趁热打铁,现场与林业部门核实砍伐证办理流程。

  经过3小时拉锯战后,孙丙松了口:“要是能拿到2.3亩地,再用收树钱进行补偿,我认,我撤诉。”孙丹也长舒一口气:“地回来就行,我去年的损失把树抵给孙丙吧,让孙丙给我钱吧,省得我到时候折腾树了。”

  米尺量出公道线

  林地里解开恩怨

  有了调解意向,地怎么分?树木又该如何评估?

  正午时分,调解团队来到田间。村会计展开土地承包图,司法所工作人员拿着红白相间的米尺,孙丙找来细木棍作记号,孙丹及其母亲跟在最后。

  在孙丹的7.41亩承包田边界,米尺一寸寸划过解冻的松土。“向北一直到我站的位置,和台账完全一致!”史俊岐高声报数,孙丹蹲下身,在田埂做好记号。

  转头行至孙乙家,众人又为孙丙丈量补偿地:房前地块扣除树荫范围,补齐零头,最终凑足2.3亩。“这块地肥得很,种玉米保准丰收!”孙丙妻子搓着手,脸上有了笑意。

  在最关键的树木评估环节,陈思宇带人钻进杨树林。“这棵胸径28厘米,这棵21厘米,这棵15厘米……”陈思宇协助联系收购商进行询价,经过协商,每棵树平均估价70元,孙丙终于开心地笑了:“等砍伐证下来,我也变现了,原来的土地也归我了,挺好。”

  15时整,三方回到村部签署协议:孙丙当即归还7.41亩承包田;孙乙以2.3亩自留地及190棵杨树抵偿孙丙2025年损失及孙丹2024年损失;孙丙承诺两日内转给孙丹2024年损失费8000元。

  白纸上的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三方也愉快地在调解书上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