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依托监督职责,推动检察履职从“抓末端、治已病”走向“抓前端、治未病”,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1份,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制发的检察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精准性
东港市检察院结合在案件办理中发现的信息网络、教育培训等领域存在的行业监管漏洞,紧紧围绕生产作业安全、养老机构监管等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2022年,东港市检察院针对渔业船舶私拆“北斗”系列危险作业案件,向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书,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提出建议,助推安全生产溯源治理,筑牢东港安全生产“防火墙”,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落实“八号检察建议”典型案例。2024年,东港市检察院以调研走访为抓手,结合日常办案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和发现的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辖区实际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协同民政部门推动“十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
聚焦群众关切推进落实
东港市检察院扎实办好检察为民实事,依托案件办理和大数据思维,拓展监督范围和渠道。
2022年,东港市检察院“港湾”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发现部分乡镇的商店、超市、酒类专卖店未按要求在显著位置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的警示标志,以公开宣告的方式,分别向13个乡镇送达检察建议书,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各司其职的“都管”,推动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水平。2023年,该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移送的线索,针对东港市某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被堵塞的问题,向东港市应急管理局、辖区派出所、消防救援大队制发检察建议书,经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及时恢复了被堵塞的消防通道。
持续跟踪监督着力“办复”
东港市检察院坚持一体综合履职,做实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后半篇文章”。该院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综合业务部监督管理职责,落实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制发流程,通过流程监控、案卡核查、督促提醒、查阅系统资料、分析研判等方式,对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回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该院还运用“检察建议+跟踪”监督问效模式,实时沟通、实地督促,对落实不达标的被建议单位及时跟进督促,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及时整改、堵漏建制,有效避免检察建议“一发了之”。同步开展专题法治宣讲,发挥“办理一案、教育一片”作用,推动检察建议真正从“办理”向“办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