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来考考大家,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日前,丹东市元宝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深入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
窗外寒风萧瑟,室内气氛火热。该院第一检察部“检护民生”普法团队应社区群众之约“送法上门”,采取“检察+网格”的形式,开展专项“订单式”精准普法,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活动中,检察干警以“如何辨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为主题,为社区网格员和居民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非法金融活动的主要特征、常见表现形式、经典案例以及具体危害。
结合案例分析受害人被骗心理和犯罪分子常见套路,将防范金融领域犯罪手法融入到浅显易懂的问答当中,引导群众认清常见骗局,牢固树立“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反诈思维。
普法课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内容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让大家快速学会了如何辨别犯罪分子的常用手段,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有效增强了群众识别非法集资活动、警惕高利诱惑、理性投资的能力,也进一步拉近了检察机关与群众的距离。
打击金融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元宝区检察院将继续依法主动参与金融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检察宣传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公众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法治教育。通过一系列常态化、多层次、广覆盖、接地气的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人民群众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风险识别能力,从源头上遏制金融犯罪,帮助群众看好“钱袋子”,喜迎幸福年!
检察干警向群众宣传防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