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省迎来了以“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4年辽宁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自10月9日活动拉开帷幕以来,全省各地市场监管系统积极响应,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措施和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有效提升了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齐力守护“每一口安心”。
亮点1
进商超 进社区 科普宣传“特医食品”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的科学认知,让更多消费者正确认识、科学使用“特医食品”,近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商超、社区,开展了以“绽放小蓝花 公益千万家”为主题的“特医食品”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走进各大商超和社区,通过发放科普手册、设置咨询台答疑以及播放宣传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相关知识。其中,“特医食品”专属“小蓝花”标志以其独特的四叶草加手托叶设计,象征着传递爱心、守护健康和凝聚力量,成为了本次活动的宣传重点。
在活动现场,专家们耐心解答了消费者关于“特医食品”的各种疑问,详细讲解了“特医食品”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的区别,并指导消费者如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选择“特医食品”。此外,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消费者,“特医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应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一系列宣传活动有效提高了百姓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使用此类产品。
亮点2
进店面 查隐患 农村食品店更规范
为了确保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在宣传周期间,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食品安全突出问题,重点检查了农村食品经营店店面卫生、证照公示、票证管理、定期自查、散装食品标签、“三防”设施等内容。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农村食品经营店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购物体验。同时,这样的规范化建设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有助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76826家农村食品经营店的规范化建设,在店面卫生、证照公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举不仅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也使得这些店铺逐渐成为当地居民心中的“放心品牌”。
亮点3
随手拍 严盯防 外卖骑手化身“移动探头”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创新性地开展了外卖骑手“随手拍”活动,并聘请表现优异者为“沈阳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该活动鼓励外卖配送人员利用其独特的工作优势,及时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隐患。
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447名外卖骑手注册参与,上传隐患问题72条,筛查涉嫌违法商户23家,其中10条问题已整改完毕并形成闭环管理。这一举措不仅净化了外卖食品安全环境,还增强了消费者信心,提升了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进了“平安沈阳”建设和旅游城市宣传。
亮点4
强监管 护安全 规范网络餐饮服务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宣传周期间启动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行动重点打击无证、超范围经营及公示许可证地址与实际不一致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无堂食外卖商户经营行为,解决经营场所脏乱差问题,并鼓励探索外卖商户“阳光厨房”建设工作。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亮点5
设食堂 进企业 呵护关爱新业态
除了加强监管,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还注重对新兴职业群体的关怀。
在丹东市,首批“江城小哥食堂”正式上线运营,丹东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行挂牌仪式。这些食堂按照布局合理、选址规范、方便小哥就餐的要求设立,经过广泛动员、重点推荐、精心选拔,最终选定21家物美价廉、干净卫生、群众认可度高的餐饮服务主体作为“江城小哥食堂”。食堂内提供饮水补给、歇脚休憩、手机充电、餐食加热等服务,切实解决了外卖小哥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在宣传周期间,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积极行动起来,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专项工作组,走进新业态企业开展精准帮扶活动。针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功能布局、工艺流程等问题,专家们进行了详细指导,帮助企业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完善生产条件。此外,对于一些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通过改进检验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等方式,帮助企业迅速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