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全省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和警务“四项整合”机制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栾岚/文 记者 赵敬东/摄 | 发布时间: 2017-02-13 09:46
“1+1+1+1>4”
 
  编者按:
 
  2016年,辽宁省综治办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警务“四项整合”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全省各地分别建立试点单位,全面积极贯彻落实。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与警务“四项整合”在平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百姓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聚攒了平安宜居建设新能量,为社会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本期,我们将走进街道、社区,看看“四项整合”是怎样给平安建设带来“1+1+1+1>4”的改变的。



“四项整合”让社区民警责任变得更大了



“四项整合”解决了社区居民家门口的事
 
  何为“四项整合”
 
  一、人员力量整合
  二、基础信息整合
  三、工作项目整合
  四、社区防控资源整合
 
  “四项整合”解决了社区居民家门口的事
 
  “当选社区副主任后,我将牢记职责,服务于民,提高社区治安管理秩序,打造精品社区……”近日,记者来到丹东市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工人村社区,在社区广场,面对着社区居民,民警李鸣晓开始了自己连任社区副主任后的“就职宣言”。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和警务战略,去年5月,丹东市综治委以振兴区为试点推行警务“四项整合”工作机制,将公安工作融入社区党务、政务和社会事务之中,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务和警务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社区民警当选首批社区副主任
 
  李鸣晓正是那个时候当选为首批社区副主任的,半年多的时间,社区副主任任期已满。春节过后,新一轮的选任活动开始了,选任活动是经过社区居民代表投票通过的,由于半年的工作表现,李鸣晓续任了这项工作。
  “社区民警当副主任?早就知道了,这是好事,以后居民办什么事也方便了。我们社区已经实施半年多了,小李天天都在社区里面呆着,我们有什么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了。”工人村社区居民王大妈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社区居民遇到事情想找民警解决,民警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呆在社区里,有什么事还得找社区的工作人员联系,现在到社区就能找到他们了。
  六道沟街道综治委员马德俊告诉记者,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副主任一职,主要负责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社区民警在社区担任职务能更好地展开工作,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事。 
  据记者了解,六道沟街道作为振兴区的示范点,通过推行人员力量整合、基础信息整合、工作项目整合、社区防控资源整合这四项整合机制,实现了情报信息共享、工作业务捆绑、社区硬件资源合用,实现了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帮扶管控到位,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强大的基层基础支撑。自“四项整合”工作开展以来,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六道沟边防派出所与街道积极配合,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打击违法犯罪为抓手,为共建平安和谐辖区作出了贡献。
 
  社区民警责任变得更大了
 
  “头上一下子多了顶‘官帽子’,得好好想想如何为居民服务了。”李鸣晓说,“以前居民有事还得去派出所找我,有时候我忙,居民找不到,事就得往后拖。现在好了,居民可以在社区看到我,有事也可以直接找我,我会尽最大努力解决居民的问题,维护社区的安全。”
  据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民警当选社区副主任这一创新举措有两大好处。从公安机关方面说,这就做到了有权、有职、有人、有责,在社区综合治理、警力辅助、防范宣传、调解纠纷、治安巡控、组织义务巡逻、义务志愿宣传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将警力下沉,更有利于及时摸到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于社区重点人口、流动人口、房屋租赁等信息能详细掌握。
  从社区居民方面说,在社区内设立社会矛盾调解中心,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在警务室内还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将警力工作前移,对居民信息采集、户籍问题、办理居住证、接受群众求助等以前只能在派出所内办理的事情,如今在社区警务室也能办完了。
 
  新举措将在丹东全面展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项工作自去年开展以来,试点地区六道沟边防派出所充分借助社区力量,挖掘和调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警务工作与社区工作协同,建立社区警务工作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联动机制,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真正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到社区整体工作中。
  六道沟边防派出所主动优化社区警务工作职能,通过“警民谈心会”“治安难点剖析会”等形式,征集群众与社区工作者对派出所工作和解决治安难点的意见建议;定期为群众讲授法律常识,主动调解群众间矛盾纠纷。
  此外,六道沟边防派出所社区民警与社区网格员积极配合,把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处、实有人口管理、法治宣传服务、治安综合治理、环境秩序整治、社情民意收集等作为社区民警和社区网格员的共同工作,把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基础信息采集准确率、群众知晓率和党委、政府、群众的满意率作为社区民警和网格员的重要考核指标。 
  试点后,此项活动将全面在全市展开,让更多的民警进入社区、深入社区,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稳定,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四项整合”实现了社区多方资源的“强强联合”
 
  抚顺市顺城区作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与警务“四项整合”长效机制工作试点区,不断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和警务战略,根据省、市综治办的要求,顺城区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和警务四项结合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力量整合、项目整合、信息整合、资源整合工作,切实提升治安综合管理整体效能,聚攒平安宜居顺城建设新能量。
 
  “四项整合”实现了人员效能最优化
 
  顺城区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利用社区党支部、自治居委会、社区民警等综合管理中坚力量,发挥人员熟悉社情的优势,推动人员整合。全区共建警务区网格146个,设立网格长73人、网格员146人,全区73个社区警务室逐步完善,增加了以公益岗位为主的警务辅助力量,社区和驻村民警担任社区(村)副书记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实现了“网格区域—社区—警务室”三体联动机制,畅通了“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警员”的信息共享渠道。
  顺城区在辖区内积极推动专业治安力量建设,辖区内配备巡查员,由派出所协管员担任,每天深入街道社区巡查,将发现的问题用统一配备的电信手机第一时间上传到公安勤务指挥系统,与社区民警一起承担起治安管理责任。并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为依托,强化了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全区建立平安志愿者服务队伍185支,投入资金为巡逻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通过党政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三方面的有效整合,实现现有人员工作效能的最优化。
 
  “四项整合”充分发挥了“大数据”优势
 
  顺城区情报信息整合方面实现了基础信息共享、情报信息互通,实现了部门信息互享。将社区民警全部下沉到社区,指导网格员开展信息收集、民事调解、隐患排查、治安防范等工作。网格员或巡查员采集的信息,通过配备的电信手机和微信工作群,由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平安辽宁信息系统与警务系统共享,仅将军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内就迅速累积形成了有60余万条信息的综合数据库,为全面防控辖区内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同时,积极与综治成员单位协调沟通,对民政等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实现需求资源的互享,实现社区治安综合管理的准确高效。
 
  “四项整合”实现了社区服务“零距离”
 
  顺城区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上建立了多方联动机制,一方启动,各方立即协同,真正将社区警务治安管理系统与社区居民自治系统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形成“蝴蝶效应”,联合作战,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置社区治安突出问题。网格员与社区治安管理队伍协同工作,将各自的工作业务实现限度之内的双向捆绑、互通,公安部门将部分地区的户口业务、居民证领取等民生服务项目拓展到社区警务室,将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便于社区在发生治安案件时,将相关人员的民生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实现了服务民生与治安管理事项的有效融合。
  在区综治办的指导下,社区利用本身资源优势,与辖区内的法律工作者及公检法司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发挥人民调解机制优势,积极利用“公调对接”等化解手段,多元化解社区内的矛盾和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乡镇。
 
  “四项整合”实现了资源“功能”最大化
 
  顺城区对办公用地、视频资源、防范资源积极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防控资源的功能,确保社区平安。2016年,顺城区投入100万元建设资金对指挥中心办公环境进行整体改造;投入资金10余万元,将将军派出所建成为省、市确认的标杆勤务指挥室,同时完成了五个派出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区设置73个社区警务室,实现了全覆盖、无盲点。率先正式与市移动公司签署高清视频监控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投资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并全部联入“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网,购置4G无线上网定位设备、高清可视指挥调度系统设备,完成视频侦查实验室一期建设。全区划分两个3分钟、六个8分钟处置圈,设置了10个社区公益岗位巡逻车辆停靠点,人员、车辆及装备基本按照市局要求配备并开展24小时勤务工作,建设“场所一键式报警”,对社会面公共WiFi实行安全管理,真正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社区工作之中,逐步将教育系统等社会资源整合到派出所勤务指挥室。
  此外,社区民警对社区物业、保安、义务巡逻队等力量进行引导整合,并与他们保持即时联通,社区利用网格优势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村、进楼道等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治安管理、参与平安建设的良好氛围,实现平安社会性共治。



“四项整合”让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四项整合”打造了社区内实战型警务室
 
  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道以创建“全民参与,共建平安”为目标,把综治工作和警务工作向社区延伸,率先在莲花警务室建立了社区警务、民调、综治、610“四位一体”的综合警务室,真正将社区警务室建成集打、防、控、调、建等功能于一体的实战型警务室,提升了社区治安防范水平。 
 
  不能仅靠社区民警来做治安
 
  东塔久安警务室地处东塔街道久安社区内,车辆多、外来人口多、矛盾纠纷多、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多。辖区治安形势严峻,综治工作复杂。近年来,虽然社区进行了警务改革,建立了社区警务室,但是仅靠社区民警来做治安工作势单力薄,难以形成合力。
  针对这样的情况,社区推行“综治进社区”的社会管理模式,将调解室、综治室、610工作室设在警务室内,即在警务室建立调解、综治、610、社区警务“四位一体”的综合警务区,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办事规则,使警务室与调解室、综治室、610工作室合署办公。
  通过将辖区内的各种治安力量整合起来,实现社区维稳及综治工作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和社会资源整合起来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区治安格局这一举措,将分散的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治安力量整合起来,夯实社区治安基础,改变过去“综合治理不综合”的状况。
 
  资源和力量得到整合
 
  在这“四位一体”的治安格局中整合了四种资源和力量。
  首先是政府资源。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等行使政府治安职能的基层组织保障社区警务有依托,出租屋、流动人员综合管理有后盾。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社区民警可以调配警务室的人员,警务室也可以将资源信息迅速传递给民警,双方做起工作得心应手。也可以将派出所的财政压力解放出来,让民警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治安工作中。
  以前社区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治安力量,但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将这些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久安社区构造的“四位一体”新格局可以有效整合政府、企业、民间的各种治安资源,建立起社区治安联防联动新机制。社区综治办的做法是一个创举,符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固本强基的要求,在不新增人员的前提下,有效整合了社区治安力量,既解决了基层搞好综治的“抓手”问题,又理顺了综治办、社区警务室与出租屋管理办的关系。
  “综治进社区”最主要的经验是有效整合了社区内各种资源形成合力,对社区维稳及综治工作进行综合治理。社区维稳及综治办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的作用,加强对社区维稳及综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社区警务室可以坚持打防并举方针,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有效遏制治安案件的高发态势。社区出租屋管理站可以全面加强对社区内出租屋和暂住人口的管理,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同时要严密掌握社区内重点人员的动态,及时向社区警务室提供有关信息。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可以积极疏导民间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计生、文化、工会、妇联等部门以及社区内企业、团体也可以切实履行自身在维稳及综治工作中的职责。  
 
  网格员联调快速解决矛盾
 
  久安社区建立“四项整合”机制,社区网格员也形成了联调工作机制,不仅使社区各类民间纠纷得以及时、高效地调解,还更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在防范、打击犯罪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派出所每天处理大量非案件纠纷警情所造成的警力资源浪费的矛盾,降低了司法成本,实现了派出所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放了警力。
  久安社区警民联调工作室的调解员就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事人王大哥和张大哥在一居民楼前面的停车场开玩笑,结果两句话没说好吵了起来,居民刘大哥过来劝架,结果也参与到打架之中。王大哥不服气,还砸坏了张大哥的汽车风挡玻璃,纠缠不清之下,三人同时来到久安警民联调工作室申请调解。 
  调解室调解员了解清楚纠纷情况后,结合民法的“过错责任原则”,对三名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三名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都承认存在一定过错并同意调解,最终达成协议:刘大哥和王大哥补偿张大哥汽车维修费用100元,三方同意此后任何一方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干扰对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可以说,“四项整合”加强了居委会、治保会、流动人口管理站、民警四位一体的社区警务室建设,这一做法提高了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合力和工作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务,密切了警民关系,使基层综治工作核心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在城区建立了社区居委会、警务室、调委会、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整合治安资源,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警务室、保安室为依托,以社区民警、巡警队伍为骨干,以社区调委会、义务巡逻队、楼院看护队为辅助力量的治安防控格局。